本报讯(记者蔡文清)记者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得悉,该所科学家揭秘乙肝感染的关键进程,为肝病医治带来新希望。
据介绍,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份子,来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发现该受体,以深入理解乙肝感染进程并为乙肝及其相干疾病提供有效的医治靶点,1直是全球研究此问题的科学家们孜孜研究几10年而未解决的问题。日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究发现了这1受体份子。
这项工作是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1期《eLife》杂志上,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体”,乙肝病毒感染之谜被破解,该成果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受体,揭穿了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进程,为乙肝及其相干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靶点和新药开发途径,乙肝病毒感染之谜被破解。
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感染之谜被破解。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1个主要致病因素。虽然已开发出有效的乙肝疫苗,但每一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干疾病,并伴随有类似数量的新报告病例。
早在4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乙肝病毒,但其相干的细胞表面受体却1直是未解谜团。为解开谜团,李文辉及其团队从树鼩入手,开始长达5年的研究。树鼩是与灵长类动物类似的小动物,是除人类和黑猩猩外,唯一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物种。李文辉团队绘制了1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再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在乙型肝炎病毒易感的肝细胞中进行了1系列基因敲除实验,终究完成了这1研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告知记者,发现乙肝受体是1项了不起的成绩。这将为高通量药物挑选打开大门,也为乙肝及其相干疾病提供了有效的医治靶点。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本市提出将生命科学研究所建成国际1流研究机构,探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运行机制,在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同时,增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关新闻
上一页:乙肝不治疗会好吗
下一页:逾五成乙肝患者未按指南推荐用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