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0日在北京发布,其更新部分吸收了近5年来国内外乙肝研究的最新成果。
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介绍,2005年我国出台首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确立了抗病毒治疗的基础地位。5年来抗病毒医治在慢性乙肝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提高了我国乙肝防治整体水平。
但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肝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新的治疗理念得到认可,新的医治药物得到批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新的流行病学数据得以公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因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修订。
新版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补充了我国自主研究的乙肝流行病学数据目前我国1至59岁1般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关于治疗部分,新指南继续强调抗病毒医治的作用,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医治;补充了我国新增的已批准用于医治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等。
另外,新版指南中还详细描写了抗病毒治疗中相干指标的检测、预测疗效和优化治疗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相关新闻
上一页:患上乙肝为什么会造成眼睛疼痛
下一页:生活中有哪些人容易患上乙肝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