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2017-06-12 01:38:36 来源:
分享: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1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发的疾病。

HBV是嗜肝DNA病毒科中嗜肝DNA病毒,乙肝病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侵害肝细胞,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电镜下视察其存在3种情势的颗粒:大球形颗粒,为完全的HBV颗粒,乙肝病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直径为42nm,又称为戴恩颗粒,具有双层衣壳,其外衣壳相当于1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HBV的表面抗原即镶嵌于此脂质双层中,戴恩颗粒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小球形颗粒,直径为22nm;丝状或核状颗粒,直径22nm,长100~1000nm。后两种颗粒由HBsAg组成,为空心包膜,乙肝病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不含核酸,没有感染性,血清中1般情况下小球形颗粒最多,戴恩颗粒最少。

HBV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和1般浓度的消毒剂均本事受,在37℃时可以存活7天,乙肝病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56℃下可以存活6小时,在血清中30℃~32℃时可保存6个月,20℃时可保存15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