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患乙肝生产后不宜哺乳

2017-05-07 16:35:57 来源:
分享:

核心提示:慢性乙肝母亲能否哺乳还没有1致意见。若母亲血清或乳汁HBV-DNA很高、乳头破损、婴儿口腔黏膜溃疡或口周皮肤破损者,即便婴儿接受了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比较好也制止哺乳。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传播途径之1,往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是由于父母婴传播感染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实行阻断措施,HBsAg阳性母亲所生产的婴儿,约40%在6个月内出现HBsAg阳性,准妈妈患乙肝生产后不宜哺乳,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HB-Ag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所以,乙肝妈妈在怀孕前比较好先将病情控制稳定再行怀孕,并且在生产前后应做好预防母婴传播的措施。

乙肝妈妈通过哪些路径传播给婴儿

1,宫内感染:由于HBV使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改变。研究表明,准妈妈患乙肝生产后不宜哺乳,母体血中HBV-DNA阳性是造成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不论母体HBeAg阳性或阴性,胎儿被感染的危险性均随母体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而增高。故血清HBV-DNA是反应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

2,产时感染:指产程开始至分娩结束期间产生的感染。由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V的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等传播;或是分娩进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母血渗透胎儿体内而至。在母婴传播途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3,产后感染:主要是通过母婴接触使病毒感染新生儿,与接触母亲唾液及母乳豢养有关,准妈妈患乙肝生产后不宜哺乳。现在已证实,乙肝大3阳母亲的乳汁内HBV-DNA检出率为100%。但专家认为HBeAg携带者母乳豢养新生儿增加婴儿病毒携带率是有限的,比分娩时感染机率低。

乙肝妈妈应当采取1些什么措施

1,积极抗病毒:下降孕妇体内HBV-DNA含量高低是影响传播概率的关键。所以,在怀孕前应当积极的医治乙肝,下落血清HBV-DNA水平,最大程度地下降母婴垂直传播。

2,产时阻断:剖宫产能否减少母婴传播产生率还没有定论,但目前专家多趋向于提倡阴道分娩,尽量避免会阴侧切和减少产程中的胎儿局部损伤可以下落感染概率。

3,联合免疫:在诞生后对新生儿用乙肝疫苗和HBIG进行主、被动免疫联合,以下降母婴传播的产生率。乙肝妈妈产下的婴儿要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即产后立即肌肉注射HBIG100国际单位,要求尽早进行,不迟于诞生后16小时,准妈妈患乙肝生产后不宜哺乳,比较好在6小时内完成,同时可在另外一肢体注射乙肝疫苗。HBIG每个月打1次,连续3⑹个月,乙肝疫苗采取1⑵⑹方案进行接种。

4,产后阻断:母乳豢养婴儿是比较好的豢养方式,但是慢性乙肝母亲能否哺乳还没有1致意见。多数专家认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哺乳,其实不增加婴儿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只要新生儿在诞生12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能够母乳豢养。但是对母亲血清或乳汁HBV-DNA很高、乳头破损、婴儿口腔黏膜溃疡或口周皮肤破损者,即使婴儿接受了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比较好也制止哺乳。

分享: